《活化石》教学反思( 八 )


二、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课文学完以后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环:
1、师: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要给前来参观的游人作解说有关“活化石”的内容,你该怎么说呢?想试一试吗?
2、(师示范):我是银杏树,就是大家常说的白果树,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 。我长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孙树” 。
3、(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活化石”介绍给游客 。
4、各组派代表上台演说 。
由于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和文本进行了很好地对话,所以,学生的智慧得到升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比如郭俊含同学说:嗨,大家好!我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 。我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我生活在江河里,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 。我的眼睛有核桃那么大,而且亮晶晶的 。我有一张又大又尖又长的嘴 。你们说:我的样子奇怪吗?如果大家喜欢我,可要好好保护我哟!
因为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那些平常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与同学交流,既训练他们的胆子,又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
三、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 。“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 。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 。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 。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 。“片”和“把”字重叠了 。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 。“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对“化石”的解释要简化、清晰、再口语化些,要和“活化石”的概念比较后讲透彻 。句式训练可以用填空式的练习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起来,这样课堂节奏更紧凑 。
总之,我感觉这堂课的教学是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

《活化石》教学反思


《活化石》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八单元第33课,本课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 。《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们学得非常轻松 。在课前,我先介绍一点有关化石及活化石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收集什么,范围我不加限制,可以是这课里面介绍的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可以是其他的珍稀动、植物,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 。但对收集的资料要求进行整理,能流利地给同学作介绍 。在课堂上,我安排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交流他们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个个都争着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给同学听 。在学习课文时,我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在三种活化石中,让他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进行自学,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让学生在听别人介绍时,保持对还没重点学习的一种活化石的好奇心 。在学习时,我还注意到了学生有个别差异性,让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选择一种甚至三种活化石都作介绍,没那么强能力的学生可以只读读自己学会的生字,或读读音会读的句子 。如果在小组中,几个同学都喜欢同一种活化石,也可以几个同学都各自说说,自己对所喜欢的活化石的认识 。这样,既照顾了后进生,也可以让尖子生吃得饱 。调动起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