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中秋节必做的10件事揭秘,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二 )


四、玩兔儿爷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 。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 , 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 。
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 。这大概是沿袭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吧,“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 。在庭院的东南角上 , 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 。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 。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 , 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 。”可见 , 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 。斗里盛满新高粱 , 斗口糊上黄纸 , 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 , 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 。
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为祭兔时做的 。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 。宫女荣儿说:“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 。我们都是逃跑在外的 , 非常迷信 , 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 , 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 。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 , 都是争着参加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虔诚 。
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 。然而民间则不同 , 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 。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变化 。
五、熬夜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 。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现代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
六、偷葱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 。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
七、吃鸭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 。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 。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
八、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 。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 , 因此,肉质特别肥美 。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