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是怎么形成的,霜是如何形成的( 三 )


霜是怎么形成的,霜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插图
3、霜是怎么形成的?霜的形成,不仅和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 。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 。首先,低气温是霜形成的重要条件 。但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 , 还和所附着物体的属性有很大关系 。另外,霜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云的影响,因为云会妨碍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所以天空有云的时候不利于霜的形成 。同时,在霜形成过程中,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有微风的时候,空气会缓慢地流经物体表面,这样一来就能不间断地供应水汽 , 有利于霜的形成 。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 。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 。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 。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 , 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 。
指农作物因寒潮的侵袭而受到伤害 。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作物内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组成的,作物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分,当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开始结冰,从物理学中得知,物体结冰时,体积要膨胀 。因此当细胞之间的冰粒增大时 , 细胞就会受到压缩,细胞内部的水分被迫向外渗透出来,细胞失掉过多的水分,它内部原来的胶状物就逐渐凝固起来,特别是在严寒霜冻以后,气温又突然回升,则作物渗出来的水分很快变成水汽散失掉,细胞失去的水分没法复原,作物便会死去 。霜和霜冻是秋冬季节的天气现象 。
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其云滴大小的分布状况是各不相同的,造成云滴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周围空气中水汽的转移以及云滴的蒸发 。使云滴增长的因素是凝结过程和碰撞并和过程 , 在只有凝结作用的情况下,云滴的大小是均匀的,但由于水汽的补充,使某些云滴有所增长,再加上并和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云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 。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 。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 。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