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民俗,端午节有哪些特色的风俗习惯?( 四 )


5、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 , 自骊山讲武回宫 , 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 ,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 , 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 , 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
6、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 , 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7、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 。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 , 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

端午节民俗,端午节有哪些特色的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3、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啊?端午节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包、喝雄黄酒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升天的日子 , 即如《易经?乾卦》中所说:“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寓意大吉 。端午祭龙习俗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反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 。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 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食粽子与扒龙舟是普遍习俗 。
扩展资料: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 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