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故里在哪个县,昭君故里盛产什么( 四 )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昭君之美,在于既有沉鱼落雁之貌,更具凄楚艾怨之情 。而昭君之怨,则是对命运的无奈的怨艾——锁在深宫人不识;向往像寻常女子那样生活 , 就只能代替皇家骨肉远嫁异邦;思念故土却欲归不能…… 。当你来到昭君台前凭吊时,便会被这千头万绪的深深的艾怨所包围,满心凄楚抑郁难平 。
王昭君是被历代诗人、画家、作曲家们着笔最多的一位古代女性,究其根源或许正是由于这千载难平的“昭君之怨”吧?!当然 , 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昭君” 也是不同的:“历史的昭君”在向着我们微笑——深明大义,而“文学的昭君”似乎在对着我们哭泣——怨而不怒 。古往今来,那些怀才不遇、官场失意的人们,则更易沉湎在“昭君之怨”中,找寻自己或深或浅的身影、或浓或淡的表情……毋庸讳言,在汉文化中这“怨”字才是“昭君之美”的美学意义的核心与真谛 。
据说 , 现在令宜昌人自豪的——不仅有两坝:葛洲坝、三峡大坝;而且还有三人:猿人(长阳)、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 。只知两坝,不知三人,宜昌人便不会认同你 。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 。汉元帝时被选入宫 ,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 , 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 , 为民族间的亲善友好作出了贡献 。入匈奴后 , 被称为宁胡门氏(皇后) 。后呼韩邪死 , 成帝又命她“从胡俗”,改嫁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大闹氏长子) 。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
姓王名嫱,即王昭君,西汉时为沟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她受命和婚匈奴

昭君故里在哪个县,昭君故里盛产什么

文章插图
4、王昭君故里在哪里昭君故里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香溪上游兴山县城西5.5公里处的宝坪村 , 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 。昭君故里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有着浓厚的人文氛围和绝美的自然风光 。
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