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为什么不迷路,骆驼为什么不会迷失方向?( 三 )


3、解决水矛盾的结构和生理机制
得水与失水是生物水分代谢的两个方面,在极端缺水的沙漠中,水是生物生存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因此,对于生活在沙漠中生物而言,保障得水和减少水分损失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骆驼已经逐步形成了与减少失水相适应的从结构到生理上的一整套适应机制 。
3.1 精巧的体温调节方式
骆驼体温范围很广,适应于昼夜温差大的沙漠环境和减少水分损失的需要 。在白天,骆驼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可达到41℃ , 到夜间又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最低可达到34℃,体温波动范围为7℃ , 而且这种体温的波动越是在脱水的条件下越明显 。但它并不能表明骆驼恒温机制的原始性,而是建立在恒温基础上的更为精巧的体温调节方式 。
高温环境中,提高体温可缩小动物体与环境间的温差幅度,减少外界热量的流入 。同时骆驼体温的升高也起到了贮存热量的作用,而这部分贮存的热量又可以在夜间通过传导、幅射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以代替蒸发,其结果是减少了维持体温恒定可能导致的蒸发失水 。一只500kg的骆驼比热为3.35KJ/kg·k , 体温升高7℃就相当于贮存了1.26×107J的热量,如果是通过水分蒸发散失这部分热量就要损失5L水 。
3.2 有效的隔热屏障
骆驼长而蓬松的驼毛,在其体表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隔热屏障,驼毛间不流动的空气层影响传导和对流,降低了低温条件下体热的散失和高温条件下外热的流入 。有实验表明 , 一只毛厚不到1cm的骆驼每天每100kg体重平均失水3L , 而毛长3~14cm的骆驼,每天每100kg体重失水只有2L 。驼毛的有效隔热,间接减少了水分蒸发 。
除此以外 , 骆驼的鼻粘膜面积大,增加了呼出气体中水分的再吸收,减少了呼吸失水;浓缩的尿液减少了排泄废物中水分的消耗;干燥的粪便也为减少水分起了一定的作用 。
骆驼在长期进化中,适应了沙漠这一极端缺水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性特征,既保证了体内“贮存”大量的水,又保证了体内水分不致于过度散失,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水”这一沙漠动物生存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同时骆驼也作为适应高温缺水环境的典型动物为人们所研究和探讨 。
请先详细的看以下资料:骆驼英文名:Camel,llama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 , 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 。骆驼还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 。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 , 供骆驼生存需要 。骆驼能够连续四五天不进食,就是靠驼峰里的脂肪 。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 , 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 , 也不会有生命危险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 , 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子还能自由关闭 。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 。沙地软软的,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 , 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 。骆驼的皮毛很厚实 , 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 。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 。他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所以说骆驼能忍饥耐渴的秘密自古要在于它的驼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