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后感优秀如何写?

“不足为外人道也”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里面讲述了因战乱而躲进桃花源的人们 , 而现实中会有这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吗?答案是否定的 。桃花源的人为何听了渔人述说同皆惋叹呢?更加加深了他们不想出桃源的信念 。有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可渔人却背信弃义 , 心思缜密的桃花源人会再次让战争进入他们的生活吗?当然是不会的 。
现实生活中 , 当然也有这种为利益而抛弃信诺的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商人听说沙漠会有金子 , 便邀他的朋友一起去寻找金子 。他们约好3天过后启程 。可不守信言的朋友却在头天晚上就启程了 , 经过长时间的长途跋涉 , 终于到达沙漠 , 最终得到的却是漫无日际的沙子和死亡的威胁 。他心里越来越后悔 , 不应贪图小便宜 。不过最后他却没有死 , 因为他的朋友救了他 。是那个成功的商人 。他听说他的朋友独自去了沙漠 , 就尾随而去 。经过两人一同的努力 , 终于走出沙漠 。或许 , 那个成功的商人代表了桃花源人 , 渔人也代表了他的朋友 , 这个结局应该是完美的 。不过 , 那个朋友却疯了 , 这应该是他贪婪的结果吧!
有些事情是不能为别人所说的 , 可能会影响那个人的一生 , 不过 , 那也是那个人应有的惩罚 。

《桃花源记》读后感优秀如何写?


从古至今 , 在人们的印象中 , 桃花源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那里充满了快乐 , 充满了幸福 。
东晋诗人陶渊明 , 他一向正直品洁 , 因看不惯世俗污秽 , 辞官隐居 。又因东晋的腐败 , 作者对社会感到不满与厌恶 , 于是借此文抒发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 《桃花源记》一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情感 。
桃花源中的环境之美 , 美在土地平旷 , 良田和美池;又美在屋舍及旁边翠绿的桑竹 。在这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的桃花源中人们和谐相处 。这里没有腐败政权的压迫 , 没有繁重的赋税 , 没有饥饿 , 更没有家破人亡和妻离子散 , 这里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男有分 , 女有归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不必为己” 。且男女往来种作 , 黄发垂髫也怡然自乐 。这里不仅环境美 , 人情更美 。
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外来的一位客人——渔人 , 不是冷漠 , 而是热情地邀请回家做客 , 设酒杀鸡作食 。待客的方式有点儿像大丰收时那种状况 , 这里既突出桃花源中的人们勤劳和谐 , 也突出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当桃花源中的人们都听说了有位客人来时 , 都来问讯 , 并友好的邀请渔人到自己家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