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伴我成长——读《弟子规》有感怎么写?( 九 )


常说一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不好的书则会蒙蔽人的思想,破坏人的心志,让人永远迷失在黑暗当中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只有认真、细致、反复阅读经典著作,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 。《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的理解是:少年不光要学习好经典著作,还要在生活中努力实践,这样才能不负所学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阶段 。作为少年的我们,只有勤奋读书、刻苦钻研,才能学有所获,才能实现个人理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

经典伴我成长——读《弟子规》有感怎么写?


《弟子规》这本书的确不错,暑假期间我与孩子仔细阅读以后感悟很深,从而使孩子更加懂得一些做人的原则 。
《入则孝》给我们每个人从小到老一种深深的鞭策: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每个人心里面都要有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不管你官有多大,地位有多高,每时每刻做人都要以孝敬父母为先 。教育孩子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孩子的榜样,每件事情都要以我们自身为榜样,孩子自然也学会尊老爱幼,只有我们做到孝敬,孩子她也会去孝敬 。所以这本书不只是孩子应读的书,更是我们家长以身作责的好书 。读千古论文的好处很多,我会继续让孩子多读这些书,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事,咸家立业,幸福成功做好一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