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如何写?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燕子、老牛等尾巴的特点 。
2.在语感训练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
4.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发展想象能力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你们每一位同学都带来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每一位同学都有了一台放映机,下面我们就自己给自己放动画片,看谁的动画片最精彩!
二、感情范读,情境想象
1.范读课文 。
2.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情景 。
(以上环节以孩子们平时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为想象的诱饵,使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三、激趣练读,语感体验
1.学生叙述课文中出现的动物,师帖有关动物模型 。
2.这些漂亮的明星照与我们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师:那我们也来当演员,可得先把剧本熟悉了才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如何写?】4.生自由朗读 。
5.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同桌听 。(在自己对故事复述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
6.师:要当好演员还得把台词记住才行 。
7.生记台词,体会感情 。
8.生角色体验 。师相机指导语感、语调等 。
(以当演员为诱饵,充分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以此为契机培养良好的语感 。)
四、分组表演借尾巴
1.分组,分角色 。
2.小组内互相指导语感、动作等 。
3.师巡回倾听、指导,参与其中 。
4.代表小组表演,其他小组参与点评、指导 。
(孩子们在表演中体会鱼、燕子、牛尾巴的特点及用途;学习小壁虎的礼貌用语 。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
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1.小壁虎还向谁去借尾巴了呢?
2.全班自由表演 。
(这一环节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取了学生原有知识,让学生在借尾巴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
六、共同体会喜剧结局
1.想象小壁虎向妈妈说了些什么?
2.师扮演壁虎妈妈,生表演 。
(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
七、续编故事
小壁虎会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哪些朋友呢?它会怎么说?它的朋友又会说什么呢?想象一下,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再配上漂亮的图画,讲给自己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听,好吗?
(给孩子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培养想象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图 小壁虎图
蛇图 断尾壁虎图 燕子图
老牛图 壁虎妈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