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拔高空气稀薄,海拔越高的地方氧气越稀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二 )


3、为什么在地球海拔五千米以上空气稀薄?空气是气态的,气态的物质的分子的间隔是很大的,在压强大的地方,气体被压缩,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压力的作用下就小,分子密集;在压强小的地方,气体不被压缩,分子就分散 。
在地球的下面,上层的空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对下面的空气产生压力,将它们压缩,使它们的分子分布密集,所以浓密;而上层的空气受到更上层的空气的压力很少,所以分子之间间隔大,分子分布稀疏 。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
空气压强和水的压强是一样的,水越深压强越大 。不同的是空气与液体不同,空气有可压缩性,所以地球表面的空气与高空的空气相比 , 地球表面的空气就是5000米深,压强比海拔5000米要大得多,而空气有可压缩性,所以空气密度比高空要大得多,相反,高空的空气压强小,密度就?。?即空气稀薄 。

为什么海拔高空气稀薄,海拔越高的地方氧气越稀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文章插图
4、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海拔地区空气稀?。?因为高海拔地区的气体成分都下沉了这与地势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关系 , 因为地势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 , 温度低,就带来了高压和低压上的变化气流,自然就会产生流动 。
高海拔地区地势较高,气体会下沉,气体也是有重量的,只是说我们平常根本没办法去称量这个气体的重量,比如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所集中的位置就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会下沉的,氧气也是会下沉的 。我们平常所呼吸的空气气体的平均质量应该是稳定在28.9634克每摩尔的,这是平均的,如果说质量比这个重,那就会在空气中下沉,质量比这个轻就会在空气中上浮 。
还受到一个温度高低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地理上存在这样一个温度变化的规律,高度每上升1千米,气温下降6℃ , 比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千米乃至4千米 , 它的平均气温要比,平原地区要低到20度左右,它的温度比较低,它就是一个冷的气压点,地理上也有这样的规律 , 冷高压热低压,因为气体是热胀冷缩的,他本身是一个温度比较低的地方,那他的高压就会出现高压向低压流动式风形成的主要规律,这个地区的气体都向其他地区流动了他的氧气含量自然就会下降 。
高原地区不光是气压受到了影响,而且它影响的沸点 , 影响水沸腾的状态,但不会改变水的温度,比如青藏高原地区一些特别的地区,可能90度水就开了 , 但是水的温度仍然是90度,它烧不到100度,因为气压比较低 , 它不能够把水压缩到100度才沸腾的程度 。自然就导致这个地区的沸点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