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岁的来历,除夕夜守岁的来历和含义?( 四 )


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的习俗 。《东京梦华录》第十卷《除夕》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座,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其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 。
进入近现代 , 在除夕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 , 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 , 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 。如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 , 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等等 。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其乐融融 。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

除夕守岁的来历,除夕夜守岁的来历和含义?

文章插图
3、春节除夕守岁的来历是什么守岁又叫守岁火、照岁,其历史悠久,主要表现为在新年前夜的除夕晚上,在所有房子里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
守岁的来历
我国民间守岁的风俗,起源很早 。根据传说,古时人们认为守岁是非常重要的 , 他们对守岁是非常虔诚的 。这和送灶王、贴门神、放鞭炮等习俗一样,是与对大自然某些现象不理解,因而产生迷信思想有关 。
据史籍记载,在辞旧迎新的除夕夜“守岁”的传统,是从晋代就开始出现的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备 , 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 。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现代守岁时,全家欢聚,开怀畅饮,同时还要举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 , 如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猜灯谜,大家一起行酒令、打麻将、打扑克、观看电视节目 , 夜半时分还要煮饺子迎新年 。
【除夕守岁的来历,除夕夜守岁的来历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