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有何作用( 五 )


二、观察、感受引发创作冲动
作者写作,是因为有感而发 。“有感”既包括作者观察感受的内容,也包括这些内容带来的写作冲动 。作者正是在观察感受中,心灵受到某人、某事、某物、某景的触碰或强烈震动,产生了非要表现不可的欲望,才会动笔写作 。写作冲动是写作主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不可遏制的欲望 , 这种欲望促使写作主体实施写作行为,而观察和感受就是不时引发写作冲动的重要因素 。
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2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学生不善于观察 , 就是没有真正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对观察没有兴趣 。见于此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观察对作文的益处,比如 , 通过一些名作家做文章时重视观察的故事,让学生在心中不自觉地认识到观察对于作文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老师要先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动态的人或动物、植物等,静态的玩具、雕塑建筑等)进行观察,写出观察笔记 。在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运用陶行知先生的“赏识教育”的方法 。评语中指出每位学生观察、仔细的段落,尤其是那些平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同学,看到他们哪怕一点儿通过自己观察所写出的文字,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当然 , 对于优秀的文章,要当做范文向全班朗读,让学生自己指出该文优秀之处 , 加深印象,向其学习 , 并给作者一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有把自己的文章当范文的愿望,激发他们更认真地去观察的欲望,让学生在愉悦中完成教师布置的每周二至三篇笔记的任务 。久而久之 , 学生的观察视野会扩宽,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到开始观察自己身边的事 , 如生物、物理等理科实验的方法 , 蜡染的制作程序,家庭的欢乐与忧愁,对某种社会现象评价……学会观察,则感到“有米可炊”,语言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
二、从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和景物开始
观察人物 。包括观察人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作风,观察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 。观察人物一般都从外表开始,但又不能只停留在外表上 。观察者特别要注意通过事物的外在特征去探索内在的个性 。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可谓别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祥林嫂眼神的变化反映出祥林嫂命运的变化,我们读祥林嫂的眼睛,就读出了祥林嫂一生的坎坷磨难,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在刻画祥林嫂眼睛的时候,鲁迅先生仅仅借用了几个动词“顺”“直”“瞪”“瞥”“轮”,就体现出旧社会是怎样让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力量的祥林嫂步步走向死亡之路的 。即便是同一个动词,也有丰富而不同的含义 。当她临死之前看见我时,“是瞪着眼睛向我走来” , 又一个“瞪”字,一方面表明她未老先衰,视力已相当不行;另一方面表明她看见“我”了,就像看见救世主一样,害怕“我”走失 。而她此时的脸上已经看不见喜怒哀乐,她衰老消瘦得有如木刻 , “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表明她是个活物” 。说明祥林嫂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的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 。可见鲁迅先生对生活中的这一类人相当熟悉,并且是作了长期的细致的观察的,所以能准确地表现出这类人物的外在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