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科普知识怎么写?

夏季养生科普知识
《内经》中说: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养生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
1、春夏养阳
“养阳”是夏季养生一个大的原则 。阳气是什么?“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中医讲的阳气相当于人体的免疫力,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出现一些寒性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在西医看来就是免疫力低下了 。夏天是万物生长茂盛,开花结实,郁郁葱葱,百花齐放,交相辉映的一种景象,这是大自然界的两性互动 。景色多么美丽,而人们也都开始展现肢体形态之美,男士们露出健硕的肌肉,女生们展现优美的身材,养眼也养心,人的心情因此都变得很舒畅 。这些都是阳气的充足的外在表现 。这个时候怎么做才能保证有充足的阳气?不是单纯的补阳,而是维护人体阳气的充足,保障人体和万物生长代谢的需要,来保证人体阴阳的平衡 。
2.夏天养心
夏五行属火,在五脏之中与心相对应,心在五脏中属阳,是阳中之太阳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 。故宫里的“养心殿”,那是皇帝办公休息的地方 。为什么叫“养心殿”,皇帝每天要处理一大堆的事情,他也烦躁,养心就是要让自己能够心平气和下来,这样才不会因冲动而后悔 。夏天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就是高考,万千学子牵动的是全国人民的心,所以更要养心 。夏天重在养心 。怎么养心?
(一)调心神,平和心态:“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夏天人很容易烦躁,这与阳气得不到及时有效宣泄有关系,每到夏天的夜晚,路边夜市也就热闹起来了,烧烤是无处不在,大家群聚而坐,两三盘羊肉,三五碟凉菜,再弄点小酒,侃侃而谈,好不惬意 。可是三两杯下肚,坏事就发生了,三言两语之间,就怒从心起,酒瓶一地,打架斗殴就发生了 。夏天就像青春期,人们的.荷尔蒙也会分泌旺盛,容易冲动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就是要保持心态的平和,消除烦躁不安、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 。不良的情绪需要疏导,而不是冲动地发泄 。保持心态平和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练书法、打太极、练瑜伽等一些柔和的运动,也可以听一些柔和的音乐 。当然读书也是一种很好的静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