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则寓言,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
教学内容: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一课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盼、疲、竭等,理解词语 。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
【寓言《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怎么写?】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1课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
二、读题,知题目,了解作者 。
1、什么是寓言呢?谁来说说?
( “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一会儿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盼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板书:盼望,着急)
B、指名答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读出焦急的语气 。
(2)第二自然段:
A、种田人是否想出了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用——画出来)(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