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内生长( 二 )


生活每天可能都有鸡毛蒜皮的琐碎,于琐事烦恼,与烂人纠缠,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听过一个故事:
两个人在市集吵架,一个人说3×7等于21,而另一个说是18,于是两人争执不休 。
半天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于是两人闹到县令那边,要求评理 。
县令听完后,吩咐左右,将说3×7=21的那个人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
这个人十分不满,事后就问县令:“明明他是错的,是他蠢,为什么你要打我?”
县令说:“你跟一个3×7=18的人能吵上半天,不打你打谁 。”
不纠缠,是一种成熟 。
值得的,才去珍惜;无谓的,一切过去 。
人到中年,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难免忽略了关注自己 。
有个成语叫“破甑不顾”,说的是这样一个事:
郭泰正在行路中,看到一个人背着瓦罐,正走着,瓦罐突然掉落,碎了一地 。
那个行路的人,头也不回,看也不看,继续走路,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
郭泰上前问他:“为什么你的瓦罐摔碎了,你连瞅一眼都不瞅呢?”
那人铿锵作答:“破都破了,再看还有什么用?”
是啊,破都破了,再花时间去停下行进的步伐,看一只破了的瓦罐,于事何补?
生活中的琐碎,只要拿起,那就是事儿;一旦放下,那都不是事儿 。
不纠缠琐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自身的成长上,增强抵御风霜的人生铠甲,才是最大的清醒和通透 。
人到中年,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内生长
文章图片

03
不迷恋喧嚣,而享受自身的独处 。
有人在酒局、聚会中迷失,在热闹后更感孤寂;有人在蛰居独处中,怡然自得 。
现代都市给了我们无比热闹的生活,却也时常让我们沉迷在内,忽略了反思和专注 。
人到中年,是时候远离喧嚣,给自己点时间,独处 。
著名哲学家康德在他人眼中就是个固执的小老头,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 。
他守着近乎严苛的生物钟,刻板地独自生活着 。
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准时,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来调对挂钟的时间 。
没有妻子,没有儿女,几十年如一日的独处,使他可以百分百专注自己的领域,写出了举世瞩目的《纯理性批判》 。
虽然康德的一生中,没有浮华和喧嚣,没有灯红和酒绿,但是他却留给了世界一部无价的瑰宝 。
我们可能没法像康德那样,几十年如一日,但也请给自己腾出点时间独处 。
因为只有在独处中,才能真正审视,总结自己所学所历,升华自己所思所想 。
呼朋唤友,觥筹交错固然让人快乐,而独处却也是人生另一种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