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怎么写?

妈妈和爸爸都说,我们小孩子要多读点国学,多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做人的道理 。前段时间,妈妈带我去买书,给我挑了两本书,是《弟子规·千字文》,这本书是《弟子规》和《千字文》的合订本 。
看了《弟子规》内容,里面的很多道理都是妈妈平时在生活中教导过我的 。比如我们要尊敬长辈,不能对他们不礼貌;我们应该爱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弟子规》里面还讲到了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要有孝心,当今有很多人都做不到 。有一个故事我看了很感动:黄香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所以对爸爸很有孝心 。夏天,他就先把爸爸的枕席先扇凉,再让爸爸睡;冬天,他就先用自己的体温把爸爸的被褥焐热,我敢肯定,当今社会能这样孝顺的,屈指可数!
又过了几天,我把后面的《千字文》也看完了,这也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 。学习上,我们要勤奋努力,不能半途而废;生活上,不追求奢侈,只求快乐知足,简单纯朴;做人应该坦坦荡荡,无愧于人生 。很多古人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人!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怎么写?


读《百善孝为先》有感
《三字经》里写说“首孝悌,次见闻”,我觉得意思应该是说做人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其次才是学习知识 。
孝是人世间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 。那么,什么叫做孝呢?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是子尊老的意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礼记》记载: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 。是之谓畜 。汉代贾谊的《新书》说:子爱利亲谓之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在上面呵护着,当孩子长大以后,父母老了,儿子在下面背着老子 。孝的字体结构与善事父母之义也是吻合的 。现代新华字典对孝的解释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从古到今对孝的解释来看,孝的核心意蕴就是善待父母 。子女要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尊敬、关爱父母 。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 。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