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只小狗抬花轿》大班教案( 四 )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设计的肢体语言:抬、坐轿摇扇、跌跤、踢、睡觉、想办法、嘘、抛、摔、大笑等一系列动作,果然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我很有语气又加身体动作的把童谣读完时,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开心的笑着,他们一边学着某一句话一边学着动作,积极性特别高 。这样带着动作学习,孩子们不仅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学习的速度有了明显提高 。
在学念到“一、二、三,往上抛”这一句时,一名幼儿念完后加了一个象声词:“咣!”原来干瘪无味的“跌跤”,立刻变得有血有肉,丰满了许多我听后既出乎意料,又非常高兴,觉得这是这名幼儿创新火花的闪现,也正是所有幼儿创新的一个好机会 。于是我灵机一动,对他大加赞扬,我想:再读时肯定所有幼儿都会加上一个象声词 。果然不出我所料,每个幼儿读到此时都加上了一个不同的象声词,而且脸上都洋溢着创造的快乐 。我欣慰地笑了 。
由此我觉得,身体语言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适时、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及时发现、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在“表演”这一环节,我担心幼儿自己设计不好,就把我的思路说出来让幼儿们去表演,虽然他们每个人都为能够表演感到高兴,但是却显得很被动,我说怎么演就怎么演,他们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我想,如果我能够大胆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去表演,那么他们也许会设计出多种思路,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讨论时,孩子们基本都能回答出前面的问题,而在回答后面的问题时却不尽如人意 。他们只是回答和书上类似的方法,如“把它摔个大跟头”等,没有把思路打开 。课后我仔细想了想,找到了症结所在 。因为孩子们都知道了书中的方法,受其影响和束缚,只能想出以它为例子的类似的方法 。如果我改变一下方案,把这一环节放到“听赏”之中,在念完前半段之后便讨论,此时孩子们还不知道书中的结果,那么他们就能充分发挥想象,一定会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来 。所以在备课时,应该考虑的全面一些,减少类似情况发生 。

《八只小狗抬花轿》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并参与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
2、大胆创编小狗战胜老虎的情节,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
3、通过对比、感知老虎与小狗的强弱之差,从小学会关心弱小 。
4、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诗歌 。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