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教案( 六 )


三、听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 。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 。(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拓展练习 。
星星因为它遥不可及,我们就对它抱有无限的遐思;因为它的明亮而美丽,我们就对它产生了无穷而美丽的幻想 。是的,人正是因为有思想才高于其他动物,正是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无穷无尽的创造 。别剪断了你想象的翅膀啊!请以“星星”为题写一段话将你的想象展示出来 。

《星星变奏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 。
(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
2.情感目标:
(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
(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配套录音带,或者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音乐带 。
2.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描写星星的诗句、文章片断、歌诗乐曲等 。
四、教学过程:
(一)朗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
1.教师播放朗读带,提示学生做字词、停顿和疑难的标注 。
2.提问:通过预习和听朗读,能否体会到诗歌中的感情基调?
(学生讨论,明确——温情和憧憬的感情基调 。)
3.教师提示:除了这种感情基调,诗中还有一种不同的情感线索,请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能体会到 。
(二)分析诗歌,把握结构和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