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250字_小学生作文怎么写?( 六 )


我还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 。"昔孟母,择邻处 。"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不吉利的语言和动作 。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 。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附近,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 。这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犹如一块璞玉,玉不琢,怎成器?因此我们从小就要立下伟大的志向,不能浪费光阴,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大后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 。
我还喜欢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这六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孔子曾经把七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射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我反复读这一段话,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 。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 。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没有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好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 。伙伴们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相信你在阅读之后,会比我有更多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
作者:临沧市凤庆县史完小四(2)班 曹凌雪
指导教师:李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