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三 )


我如今的工作很辛劳,也很烦琐:先生在校就餐的人数骤然增多,而且如今的孩子在伙食上比较挑剔 。既要做到营养搭配,又要合他们的胃口,很难;老师的伙食更是不敢怠慢,他们上课很辛劳,让老师们吃好是我应尽的责任,但是再难的事,只需用心去做,是一定能做好的 。我会珍惜如今的工作机会,认真做好本人的本职工作 。经过认真地工作,让本人生活得更好,让本人更开心,让生命更无心义 。
我牢记“我在为本人工作” 。

高中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翻开《大学语文》第一篇,便是选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 。可此“大学”非彼“大学” 。大学,是青年人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 。我们在大学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加社会见识;在大学中广交朋友,初识社会 。而《大学》这篇文章,正是芊芊学子修身养性的必读之物 。
汉武帝曾言“以史为镜”,历史年轮中的是是非非“可正衣冠” 。学习《大学》亦是如此 。《大学》主要概括了先秦时期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认为,大学生在这篇文章中最应该学习的,便是其中所提及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方面 。
排在“八条目”之首的便是“格物、致知” 。现代人偏向于将这两个词连起来用作成语 。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两个过程 。古人曾云“格物”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三重境界是依次递进的,并不是说“格物”就是从表到里,从里到表的认识事物,而是在你深入认识万物中的一物时,从它的外表到它的内里都了解透彻,最后返璞归真将其表里合一的时候,才算是真正了解了这一物 。这到最后才达成了“致知” 。当代大学生,年轻气盛,做事情总是匆匆忙忙,不讲章法 。如果能静下心来细细领悟,大学的生活,应不会像现在这样杂乱无章 。并不要求大学生能够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只是能够参悟到事物的一点本质,便也算是学到了 。
欲治天下者,必先治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家;欲齐家者,必先修身 。诚然,这是每一位当代大学生应当思考的问题,如果想自己在未来打拼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修身” 。欲成其事,必练其心 。这是古人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不谋而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定先给予你诸多磨难,从而锤炼你的身心,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当代学生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挫折大部分由父母、老师为其承担 。无法达到“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效果 。学生们就像生活在象牙塔的圣女不问世事 。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若不为步入社会早做准备,迟早会被摔得粉身碎骨 。“修身”是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必修课,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必不可少的人生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