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读后感写法怎么样?(16)


2、文化的传承断裂和延续 。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闪耀在蓝色星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一样 , 皑皑屹立千年而不倒 , 能传承至今而没有被泯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 而这种文化本身 , 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可以不被历史所淘汰 。
首先 , 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 , 我们要感谢一个叫做秦始皇的伟人 。因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 。如果没有秦始皇及时地以强权统一文字 , 让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种族的人用同一种文字语言 , 也许中国文脉早已不复存在 。文化的传承还带给中国一种集体心理 , 比如说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滴水穿石给人的坚韧之意、长年累月给人一种真实 , 甚至比他们在天文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 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历史以来 , 汉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过 , 占据过 , 剥削过 , 但是 , 汉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战胜之后却在文化上战胜了外族 , 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互相远征、互毁文明不同 , 历史上中国人内战再激烈 , 也不会自毁文明 , 即使是游牧种群落入中原 , 也迟早是华夏文明的一员 , 去瞻仰一些历史遗迹 , 去阅读中国传承才来的优秀文化 , 正是那些东西和那些地方 , 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 。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在荒热沙漠上行走的旅人发现甘泉的感觉 ,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思考由浅入深 , 启人思考 , 受益颇多 。但是 , 他谈到的一些东西我不是那么认可 。比如文中提到“在当代的电脑书法中 , 最丑陋的隶书被大陆诸多机关大量取用 , 连高铁的车名、站名也包括在内 , 结果 , 人民即便呼啸而至 , 也逃不过那种臃肿、钝滞、笨拙的笔墨” , 但我觉得用隶书无伤大雅 , 我对此的感受没有余老先生那样深刻 , 往小了说 , 隶书这种字体似乎并不好看 , 没有楷书的方正气势 , 也没有行书的飘洒自如 , 但是它严谨庄重 , 好辨认 , 试想一下在高铁的车名上书写狂草 , 那么会不会有人坐错站呢?往大了说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统一使用一种字体可以达成规范 , 维持秩序 。就像高考只能用黑色来答题一样 , 制定者无法面面俱到 , 但终归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