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范文有没有?( 三 )


1.生自由读;
2.师指名读;
3、教师范读;听老师读读这两首诗 。
三、选读其中一首深入学习
1.师:同学们,我想问一下,你们比较喜欢哪一首呢?你认为哪首写的好呢?我们分组搞一个辩论赛好不好 。请选择《送元二使安西》的同学座到这两组,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同学座到这两组 。同学们可以选取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送别诗,一定要用心呀,为一会儿辩论哪首写的好座充分的准备工作 。
2.学生自学 。
3.小组交流 。
4.分别对两首诗进行汇报,教师相应点拨 。
师:为什么你更喜欢这首诗而不是那首?究竟哪首送别诗写的更好呢?比赛正式开始,我当裁判 。
唐初期、盛唐时期的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所以当时的人们豪气冲天,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思想,所以,人们之间的分别也就成为常事 。这两首诗虽同为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点拨备案:首联属“工对”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气势雄伟,点临别之地 。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于千里的秦蜀两地在一起 。三四句意思: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如何感伤!接着作者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
师:你们组说的可真好,看样子对诗的理解很深刻嘛 。看,我准备了这首诗的影音材料,看看里面又是怎么评价的?
放多媒体
由于听你们这样评说,再加上刚才那一段影音材料,连我都觉得这首送别诗写的要比他们组选的好了 。
(哦,你们组为什么不同意?好,我们公平竞争,请你们发言陈述,我们这几组的同学也认真听一听,你们倒是说说看,你们选的这首诗哪里写的高明?精妙在哪里?
《渭城曲》点拨备案: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集中表现 。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 。“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中波,备尝独行穷荒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殷勤祝愿 。对于进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蕴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