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怎么写?( 三 )


阮籍的内心是悲伤的,却也是庆幸的,他可以在母亲在世的时候尽孝,而不需要再母亲去世的时候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悲伤,他无疑是豪放的,更是洒脱的 。只是他的行为在当时并不被认可,只能在后世被我们称赞,着实可悲可叹!

世说新语读后感怎么写?


古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世说新语》就像无数宝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世说新语》叙事简明,精炼生动,为小品文之典范,词汇之丰富,远远超过其他笔记小说,对后代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
刚开始读《世说新语》,总是囫囵吞枣着看,有些字词的意思也不是很了解 。后来,作为“小书虫”的我被《世说新语》中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所吸引,看得越发仔细起来,遇到不懂的词句也会耐心的查《古汉语词典》 。大部分文言文不仅有趣,而且也带着许多道理呢 。
其中,“德行”篇中有一篇文章让我记忆犹新: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 。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 。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 。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 。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 。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 。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

世说新语读后感怎么写?


初中时听说刘庆义的《世说新语》,直到大学才通读了一遍,读之不忍释卷,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 。此刻又重新从市图书馆借了本来看,如同老友相见,分外亲切 。孔子说:述而不作,这述又何尝不是作?王夫之主张“六经注我”,也就是用自我的话语体系去阐释六经,旧瓶装新酒,经典著作就是一张皮,每个人都在上方衍生出许多毛毛来,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在读书上我向来主张“误读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并非此意,你或颠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却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这也是可取的 。《韩非子》里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楚国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因为是晚上写,光线不好,楚国人就吩咐手下:“举烛”,边说边写顺手就在信上写了“举烛” 。燕国的相国收到信了,打开一看有“举烛”二字,不禁感叹:“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啊,这是让我们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相国把他的“误读”给王说了,王大喜就照做了,燕国变得国富民强了 。像一本《红楼梦》让多少误读红楼又自称研究红学的人吃上饭,这“误读”多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