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心法》读后感如何写?

稻盛和夫心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心法读后感(一)
《心法》是着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所写的一本哲学类书籍 , 它相比其他哲学书籍而言更加通俗易懂 。现在来谈谈我读完此书的感悟 。
此书认为 , 所谓科学 , 不过是“现阶段所认知的范围内的事实” 。它既不可能正确地解释一切事物 , 也不代表唯一的真实 。对此我非常赞同 , 因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地高速发展中 , 对某一事物的理解会越深刻 , 有可能会推翻之前所坚信不疑的观点 。所以 , 我认为在哲学这一范畴 , 是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的 , 不同的人的理解或许会产生偏差 , 但是 , 只要我们的理解足以让我们怀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及拥有正确的人生方向 , 那么就可认为这种理解是可行的 。
因此 , 在上述这一结论的延伸之下 , 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接受稻盛和夫在其他问题上所提出的新颖的见解了 。在现代科学的推广之下 , 我们认为 , 一个人的出生是偶然的 , 是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随机结合所产生的生命 。虽然这结论很容易接受 , 看上去也很正确 , 但是如果人的出生只是偶然的产物的话 , 难免会有人觉得自己只是“偶然的产物” , 即出生也好 , 不出生也罢 。这种消极想法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 所以换一种思维 , 即认定或假设人的出生为“必然” , 那么就会产生提升我们人生价值的愿望 。抱着“天生我材必有
1用”这样的观点 , 我们才会对生活充满热情 。因此 , 哲学是与科学极为不同的 , 它能让我们思考的角度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
同时 , 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宗教了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 , 大多数学生都是崇尚科学的 , 认为相信宗教是迷信的表现 。然而 , 宗教的目的只是宣扬一种信念 , 当一个人没有内心的寄托时 , 就可以借助相信宗教而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 认为“神”会保佑自己 。我对于宗教的态度是“信则有 , 不信则无” 。与其让一个人迷失生活方向 , 终日浑浑噩噩地度过 , 还不如让他信仰宗教 , 获得内心的安宁 。只要把握好信仰的尺度 , 做到不迷信就可以了 。
另一方面 , 本书的主旨是“利他” , 即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他人的利益 。一味地崇尚利己主义只会让自己堕落 , 最终堕入深渊 , 不可自拔 。只有凡事为他人考虑 , 才能磨练自己的灵魂 , 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善 。虽然本人并不认同稻盛和夫认为人死后会产生的所谓意识体 , 接着转生到新的生命上的这种说法 。但是 , 假如我们认同这种说法 , 就不会认为人死之后就会失去一切 , 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了 。这样想 , 就可以一心地磨练自己 , 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 , 因此这种理解的角度还是对社会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