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知怎么写?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 感受诗歌感情 , 培养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 进而培养
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1.作者:请参看“教学设计(A)” 。
2.写作背景 。
1941年皖南事变后 , 艾青来到了革命根据地延安 。与解放区新的生活与环境相适应诗人觉得“诗必须作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作 , 成为革命事业里的 , 宣传与鼓动的武器” , 决心“把政治与诗密切地结合起来 , 把诗贡献给新的主题和题材” , 因此 , 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 , 更自觉、更有力地为革命斗争歌唱 , 诗作中的时代意识更为强烈 , 理想主义色彩也有了新的发展 。《黎明的通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三、朗读诗歌 , 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听朗读带 。
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和节奏 。
2.解决疑难字词读音 , 疏通阅读障碍 , 
注意以下字词读音:
祈愿灼痛沉浸街衢篱笆鸡埘污秽沦亡渗合扣打虔诚
指名朗读后 ,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评价 , 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
四、梳理诗歌的写作层次
梳理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 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
1.学生默读全诗 , 然后指名学生复述这首诗的基本意思 。
要求通过复述 , 能够基本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思路 。
2.讨论:这首诗一共有32节 ,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为了我的祈愿”到“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
第二部分:从“借你正直人的嘴”到“请农夫从畜棚牵出耕牛” 。
第三部分:从“借你的热情的嘴通知他们”到“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
对于结构层次的划分 , 不必执着一念 , 只要合理 , 都可以 。
3.讨论: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明确:在概括时 , 一定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要回顾上课时内容 , 引入新课
二、精读诗歌 , 评点诗歌内容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 , 一定要注意在读中品 , 边读边想 , 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然后在诗歌空白处写出自己的评点内容 。可以是评价词语的应用 , 可以是评价诗句中的思想感情 , 可以是评价修辞方法的运用 , 也可以是评价诗歌技巧应用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