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作文怎么写?( 七 )


巴金色捐款数万元并献出他珍藏的现代文学史料充实现代文学馆 。
范曾将在日本举行书画展览所得的120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大楼之用 。
纺织女士杜芸芸,将本该归她所有的10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 。
上述捐赠,表现了他们“富贵于我如浮云”,一心为国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德 。
茅盾为文学捐稿费
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日常生活简朴,他把稿费省下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解放前他曾以稿费支援过贫病交加的进步作家 。1957年,桐乡县创办《桐乡文艺》,因缺少经费,他立刻捐款300元;1958年,故乡创办一所民办中学,他闻讯后资助500元 。??1981年3月,茅盾的病情恶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让孩子笔录口述遗书二则 。其中一则写道:“为了繁衍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胡耀邦同志在致茅盾同志悼词中称赞: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服务 。
叶圣陶三易遗嘱
叶圣陶老人的遗嘱,全文不过130字,然而却写了三次 。第一次写于老人重病之时的1979年12月11日,老人嘱咐家人丧事从俭,只“在《人民日报》自费登个广告,告别相识的人,说我跟他们永别了” 。第二次是1980年12月21日,老人补写遗嘱,写道:“非但不要开追悼会,别的什么会他不要开 。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为我开无论什么会都是不适宜的 。”第三次是在1984年2月12日,老人再次补写遗嘱,表示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北京医院按照老人的遗愿将老人的遗体作了解剖) 。短短遗嘱,数年而成,两次增补,发人深思 。
邓拓万金救古画
1961年的一天,邓拓在荣宝斋看到一幅潇湘竹石图卷,画末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 。这幅画是一位四川老人的祖传珍宝,说出自苏东坡的手笔 。可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不是东坡的真迹,因此,国家收藏部门没有收藏 。
为了不使国家文物流失,邓拓同志把自己若干幅藏画卖给店里,凑足上万元,把那幅古画买了下来 。他从故宫藏画的
记录中,查出了这幅画的有关记载,逐字逐句与画面核对,经过半年的精心研究,他终于作出结论:潇湘竹石图确实是苏东坡的真迹,而不是伪作 。一幅将近千年的珍贵作品,辗转流传,终于被邓拓抢救保存下来 。
1964年,邓拓将个人所收藏的最好古画154件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他花万元巨资收购、积半年辛劳鉴定的这幅古画 。
举债创办“育才小学”
张震1964年出生在定远 。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处一个贫瘠的县城,百姓一年收入三四百元 。张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后,学习英语,是校报采访人员,多次在写作比赛中获奖 。快毕业时,他舍弃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采访人员生涯,带着妻子韩雅婷回到家乡,举债办起了一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