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600字怎么写?

一月前收拾旧书时 , 无意间翻开一本很厚的美绘版《三字经》 , 纸张很厚实 , 字迹也很清晰 , 那还是上幼儿园时妈妈买给我的 。书上原文、释义、典故、出处等内容都很详尽 , 读了几页 , 竟有了重回幼年时的感觉 , 耳边仿佛又响起“人之初 , 性本善 , 性相近 , 习相远……”的清亮而稚嫩的读书声 。于是 , 我从成捆的旧书中把它抽出来 , 放回了我的书架上 。
从那天起 , 茶余、饭后、睡前 , 只要有时间 , 我就会把它翻开 , 重新热情而郑重地读起来 , 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其中的营养 。
一个月过去了 , 厚厚的《三字经》也已经被我翻完了大半 。合上书本 , 许多诸如“首孝悌 , 次见闻 , 知某数 , 识某文”之类的语句经常在我的脑海中回响 。这并不是因为我下了多大工夫去背诵它 , 也不在于它那琅琅上口的节律 , 更不在于儿时的老师曾如何仔细地帮助我们理解、剖析 , 而只在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三字经》给千万后人留下的哲理和深思 。
孟子的母亲为了儿子三迁其所 , 择邻而处 , 因为儿子逃学愤而“断机杼”;四岁的孔融出于对兄长的尊敬和对弟弟的爱护而“让梨”;圣贤孔子拜项橐为师 , 正因为自己是圣贤 , 才更加勤学……《三字经》不光是对前人的缅怀 , 更多地是为后人传承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 。
多次细细品味 , 我从《三字经》中捕捉到许多精妙的语言 , 比如“三纲者 , 君臣义 , 父子亲 , 夫妇顺”、“犬守夜 , 鸡司晨 , 苟不学 , 曷为人?”、“彼虽幼 , 身已仕 , 尔幼学 , 勉而致”……从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句子中 , 我强烈感受到祖先对我们后辈寄予的厚望与重托 。
我在无意间翻开了一本《三字经》 , 也在无意间开始了对人生真谛的感悟;我重读了《三字经》 , 也重启了尘封已久的心灵之门;我即将第二次读完《三字经》 , 也即将多一分对人生的思索……

三字经读后感600字怎么写?


《三字经》我们班几乎每个人都有 , 也都读过 , 但真正了解它很不容易 。可以说它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书 。上学期老师让我们背《三字经》 , 我时常坐在院子里 , 手捧着《三字经》 , 念念有词地吟诵:“人之初 , 性本善 , 性相近 , 习相远……”觉得《三字经》易记易读 , 秀色可餐 , 白纸黑字 , 三言韵语像一条清澈的小溪 , 潺潺流进我纯真的心田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 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 学习立身处世 , 接人待物的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