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读后感怎么写?( 三 )


并且这种归类法还能得到一些“渴欲得之史料而事实上殆不复能得者”,当今所遗留下来的史料,虽没有全绝,但也有多少之分,搜集起来也有难易之分 。梁启超先生指出:“此类史料若仅列举其一条两条,则可谓绝无意义,绝无价值,其价值之发生,全赖博搜而比之观耳 。”梁启超先生研究某时代中国人口有多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研究一切史迹的重要基础,但是各史《食货志》及《文献通考》等书虽有记载,但所记断断续续,不甚可信 。此问题很重要却又难得答案,使用归纳法就有一条较好走的路子 。梁启超先生将各史《本纪》及《食货志》所记数字作为假定,又查阅各《地理志》中所分记各地方户口之数,还有方志专书之中所记,又将各正史、各杂史、笔记中无论文牍及谈话,只要有涉及人口数目的,都一一抄录下来,据此为基本,以与他时代,他地方求相当的比例 。
【《历史研究》读后感怎么写?】此种归纳法,有可能获得旧史中全然失载或缺略之事实,也有可能对于被旧史家故意湮灭或错乱其证据的给予补或正 。这种搜集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历史有非常大的帮助,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使用并熟练掌握 。

《历史研究》读后感怎么写?


这段时间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有了一点体会,这本书中梁先生介绍了许多关于历史的知识,譬如史的`定义,范围 。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历史的发展,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史料的看法,现在我想谈谈我对他这部分内容的看法 。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之不却或以硬,则无复试可言,又何谈冶史 。”在文中,梁启起先生认为搜集史料应对同类史料加以汇集与对比才能从中窥视一个时的现状 。我很认同 。但我想,若想做到此点,我们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 。而最基础的一点要求,则是我们平日所涉史料要足够,并要在阅读史料时注重寻觅自己所需的内容 。如先生所言,搜集整理史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感觉与耐烦的秉性 。史料的数量多且系统性弱,对于某一问题的研究,往要我们要从不同的史料去验证查阅,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得准,又要坐得住 。文中,梁启超先生还强调了消极史料的作用 。他认为前代普遍出现的某现象若忽然消失往往与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 。这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在我过去的学习中经常会忽视这种现象,现下却有了许多思考,但我也存在一些疑问,先在对于已消失的现象又该如何进行联想,而这言的与重大历史有关又该如何证明呢?针对史料的搜集上欲有所得而不能得的情况,粱启超先生提出以相关史料从旁进行补充的观点 。我认为这种方法与西方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有异曲同功之妙 。文中先生所述的由各史《本纪》《左传》等推测人口情况的例子绐了我很大的启发 。有时了到达“罗马”我们需要改变方式,从另外的角度出发,观察到别人所不能观察到的地方 。梁启超先生还提出提出:“史料以求真为尚 。”其将鉴别史料又细化为两个方面,一为“鉴正误”二为“论辨侨”两个方面 。文中曾多次强调第一等史料(当的,当地,当局上人所留下史料)的重要性,但同时也以自身研究玄奘生卒为例指出对其不能尽信,要求我们要求真,并对其加以辨析,但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信与不信的度?如何对待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之间的异处,是否应该引入旁的史料?还有是否史学家一泉玄因地位的不同而使歪曲史实?在文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了十二种辨书的方法、七种伪事的种类及由来和七种辨伪事的态度及方法 。三个伪书出现的原因,而在其中,先生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即为“求真”,我觉得先生所提出的通过对书的来历、流传区域和统传年代,与事实的对应关系等辨伪的方法很认同,但我们却要认识到这种方法是以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为前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