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做事》读后感怎么写?

决定看卢勤的书,是因为自己一次深夜里看电视,听了她的讲座,被她的观点吸引 。我上网浏览了关于她的介绍 。这是我国教育界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她30年如一日地向广大的家长和少年读者奉献她的爱心 。人们称她为“知心姐姐”,这就是卢勤 。
《做人与做事》是一本青少年思想品德和价值教育的读物,作者卢勤凭借着多年从事少年儿童教育的经验,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探讨了当代少年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这本书行文流畅,娓娓道来,融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素质教育读物 。
学习做人与做事,不仅孩子需要,家长也需要 。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有两个部分:“写给孩子”、“写给爸爸妈妈”,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读,进行互动教育的好书 。它告诉我们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起平坐”,学会与孩子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独立倾向也在增加,他们对周围的现象和父母的言行有了自己的看法,性格更加成熟起来 。这时,家长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处理一些事情是必要的,家长要学会与这一时期的孩子沟通的技巧,观察、倾诉、关注、理解、鼓励,注意自身的语气、声调,讲民主,使孩子感到个人的人格受到尊重、平等,才能与家长倾心交流 。
我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最具有影响力,成人的观念直接影响孩子情感、思想的发育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殊不知父母的每一个小节孩子都看在眼晨 。学生在学校里所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回到家被父母的一两句话抵消了 。这无形中使孩子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了不以为然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孩子与父母、学校要互动才能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否则单方面针对孩子的教育将难以奏效 。
读完此书当自己开始接触及了解这位教育专家的时候,我感叹自己的浮躁,惋惜自己的肤浅 。从她的身上感受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科学的态度,更是诲人不倦的爱心 。早期智力开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早期思想、品德及情感的培养,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更重要 。因为它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确定方向并提供动力 。

《做人与做事》读后感怎么写?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做人与做事》 。这本书是知心姐姐卢勤写给我们和家长的一本书 。让我们亲子阅读,帮我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
这本书的第一篇名就叫做“好心态能改变你的世界” 。有一篇叫:“太好了” 。在我们的心里有两个小人,一个小人的名叫“太好了”,而另一个小人的名叫“太糟了”,和“太好了”的小人做朋友,每天生活在快乐的世界里,而和“太糟了”的小人做朋友,每天就生活在失望的生活里 。所以,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对自己说:“太好了,我今天我有机会打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