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6日我参加了高中语文课改培训 , 通过听教育专家的讲解以及与同行的互动 , 有了新的认识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观点的提出 , 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 , 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 , 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 , 精心准备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已往的教学中 , 还有部分教师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 , 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 , 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 , 久而久之 , 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 。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 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 , 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 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 充分地活动起来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 , 充实教学内容 , 丰富教学形式 , 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 , 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要做到这一点 , 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一、深钻课程标准 , 领会课改精神 。
语文课程标准 , 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 , 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 , 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 。同时 , 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目标达到之后 , 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 。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 ,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 让学生爱上这门课 , 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 。在活动中 , 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如在讲授《荔枝图序》一文时 , 鉴于学生对句子“核如枇杷 , 壳如红缯 , 膜如紫绡 , 瓤肉莹白如冰雪 , 浆液甘酸如醴酪”的难以理解 ,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只荔枝 , 然后把同学们分成小组 , 让他们动手剥掉荔枝的皮 。这时 , 他们会对“壳如红缯 , 膜如紫绡 , 瓤肉莹白如冰雪”一句有了视觉上的感受 。最后再让他们动口尝一尝 , 这样 , 不仅加深对“浆液甘酸如醴酪”的品味 , 还掌握了荔枝核的形状 。这样讲解 , 不仅使学生很快解决了难点 , 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 且印象深刻 。
- 读《奥运精神伴我成长》有感怎么写?
- 宽恕自己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朝花夕拾读后感六年级400字怎么写?
- 三国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护理工作者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 团队凝聚力的拓展培训体会怎么写?
- 读《长袜子皮皮》有感作文怎么写?
-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作文如何写?
- 参观校园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