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 :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骈体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 。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 。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句,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 。骈体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但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骈体文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碍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zhì gù,脚镣和手铐,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其中,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发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
译文 (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
水都呈碧绿洁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江底游动的鱼儿和细沙碎石,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急流的江水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
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 。美丽的百鸟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追求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看见太阳 。
- 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新闻稿怎么写?
- 档案转出介绍信怎么写?
-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如何写?
- 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承诺书怎么写?
- 旅行社营销工作计划怎么写?
- 初二开学周记如何写?
- 诚信考试的承诺书格式怎么样?
- 农业银行自我鉴定怎么写?
- 秋季运动会广播稿如何写?
- 没去升旗检讨书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