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格式怎么样?( 十 )


乐曲的引子部分亲切优美,节奏则具有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 。第一段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旋律,冷峻肃穆,构画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静静开放的画面 。前十二小节以五度、六度的上下行跳进音程为特征的旋律,结合稳健、有力的节奏,富有、庄重的色彩,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 。后十四小节多用同音重复 。符点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起来 。接着便是乐曲 。音乐主题的第一次重现 。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轻巧、跳跃地在这部分音乐中三次循环出现,表现出“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意境 。仿佛使人看到,含苞待放的花蕊,迎风摇曳,生机勃勃 。主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 。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第二部分用一系列急促的节奏和不稳定的乐音,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氛,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这段曲调在音调和节拍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并连续用八度大跳的灵活手法,使旋律线大起大落,此起彼伏,结合演奏上采用刚劲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云交加的意境,突出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在紧张的情绪表现中把全曲推向了高潮 。尾声的乐曲渐渐平稳,不断飘出袅袅余音 。它运用调式属音下行向主音过渡,然后稳定的结束,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

梅花,格式怎么样?


梅花开了,我们几个爱梅的朋友,相邀去成都赏梅花 。
成都人爱梅花,历史上是出名的 。宋代,是成都的梅花较兴盛的时期,种梅花,赏梅花,咏梅花,画梅花风行一时 。大诗人陆游在梅花盛行时期来到成都任职 。爱梅花的他,被成都的梅花吸引住了 。行走成都的山川,观赏成都的梅花后,他写出了《梅花七绝》的美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
朋友老关建议,咱们何不沿着大诗人陆游的诗景,感受一下陆游当年醉梅花的意韵?宋时的锦城,即今日的成都市 。锦城西,当年还是一片荒地 。我们几人,从城西的青羊宫开始,走进了杜甫草堂 。如今的青羊宫到杜甫草堂,已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街道,陆游的诗景,早已难找 。我们只好来到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 。在这里,我们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陆游当年醉梅花的意韵 。
有意思的是,刚走进杜甫草堂,天上就飘下毛毛细雨 。尽管天公不作美,但并不影响我们赏梅的心情 。烟雨之中赏梅,更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在杜甫草堂,朦胧的浣花溪畔,梅花成片成行,梅枝缀玉,有的缤纷怒放,有的艳如粉黛,有的白似雪花,有的绿如碧玉 。它们红的香醇,白的清雅,黄而脱俗,独傲寒风细雨,一点点、一朵朵,在霜天里笑傲寒冬 。一片片、一簇簇,在细雨中接受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