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怎么写?( 九 )


1、积极开展“新教育实验”研究,努力将教育的理想转化为教育的现实,促进人的最优化发展 。
2、积极申报省级课题《构建双语“一线三阶”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 。
3、加强对市级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版块的案例研究》的管理和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握课题研究动态 。
4、鼓励教师进行微课题研究,加强对微课题的指导,深入课堂及年级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组织各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研究相关资料作系统整理 。
5、组织五六年级语数英老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打造优质高效的“一线三阶”南苑课题教学模式 。要求各课题组组长、参研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工作,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丰富课题研究内涵,提高实验的实效 。
6、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所有课题组人员必须完成以下工作:读一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心得;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开一堂课题研究课;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积累一些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等;期末形成一份研究工作总结 。
7、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教研整合 。举行专题研讨、教师沙龙等系列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学科活动档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 。
8、以推广成果为突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及时传达相关信息,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时积累、总结研究心得,并撰写论文 。(各课题组成员本学期必须有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或教学设计发表或获奖 。),鼓励教师自觉将教育教学经验适时转化成显性成果,扶植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角色的转变 。
(三)严格落实常规制度,规范教科研管理 。
1、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安排课题研究下的教研活动 。40周岁以下教师均须上校级或段级教研课 。所有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倡跨学科、跨级段听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20节以上,中层干部30节以上,校级干部40节以上 。
2、抓好教研组建设,建立一支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教研组队伍 。各教研组要组织全组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加强集体备课,开学初组织备课组长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学期结束对照细则认真评比,激发各教研组工作的积极性 。
3、高度重视集体备课 。按照《泰州市中小学集体备课要求》(试行),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实行主备课人初备和全员复备制度,重在商讨教学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设计、课内外作业等 。强化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组长要订好计划,精心组织 。主备人要提前做好书面准备 。活动后,主备人书面材料在本周内上缴年级组负责人,活动过程及资料将作为先进备课组评选依据 。鼓励各备课组结合教学中存在问题每周有一次形式灵活的随机集体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博客式”、“互助式”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形成“在学习中改革,在改革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的理念,激活研究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学习研讨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