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作文格式怎么样?( 三 )


家乡是个海滨小城,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江北话、启海话是我们的方言 。清晨,左邻右舍在村口街头碰到,总会用浓厚的乡音互相打个招呼“饭吃了伐?”;午后,调皮的孩子趁大人们午睡在村野乡间奔跑,“来追吾呀!来追吾呀!”的嬉笑声不知招来大人多少数落“死小官,困觉去!”;夜晚,家里的老人便会坐在竹藤椅上,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给儿孙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质朴的乡音醇厚、温馨,那独有的韵味浸润了我整个儿时的记忆 。
后来,跟着爸妈去城里上小学,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讲的都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我偶尔冒出来的家乡话总会引来小伙伴的一阵嘲笑,土里土气的方言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羞愧 。就这样,我渐渐淡忘了那些曾朝夕相伴的乡音 。
暑假的夏天,我跟随爸爸妈妈回到了家乡 。黄昏下的老家弥漫着一种旧旧的气息,走进家中的院子,那棵老树还在,被夕阳涂上了一层金黄,枝叶还是那么青翠 。依稀,屋外传来了“桂花糕,高粱糕买伐!”的叫卖声,我欣然走出庭院,顺着叫卖声来到了村口,王大伯正在热情地招揽生意,看到我连忙招呼:“哟,容尔,你回来啦,个子恁高了哟!”当再次听到那熟悉的乡音,我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那一刻,心灵有了柔软的冲动,这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乡音呵!这般熟悉的乡音敲醒了我沉睡的心 。那一刻,我为自己对乡音的刻意淡漠感到羞愧 。那一刻,耳边又回荡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追逐玩耍的笑声,回荡起了奶奶摇着哄我入睡的呢喃软语 。那声音穿过流年的影子萦绕在我心头,再也挥散不去 。家乡的语言,美妙的乡音,是你把我抚育成人,我怎能把你忘记!
再次回到城里,我不再刻意地回避讲家乡话 。在家里,用家乡的语言和爸妈畅所欲言,感觉那么的痛快淋漓;在学校,我时不时给同学讲讲家乡的趣事,教几句家乡话,逗乐了整个教室;当和妈妈出去逛街,妈妈习惯地大声讲着一口流利的家乡话时,我再也不会烦躁地嫌弃 。

西安的作文格式怎么样?


“肉体与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
现今,古代那些“头戴金箔,通体浑圆,琉璃九层塔”的建筑或是“古风犹存”的地方不多了,幸亏的是,我“去”了西安 。
西安的古建筑也只廖廖,外界对这儿的评价只留在了“泡馍”物美价廉,仅此而已 。老街没翻修,就几幢“危房”打了些水泥,这倒超乎了我的想像 。
西安,古城西安,城外那么宽敞,城内又那么狭窄,白墙黑瓦,青灰色砖瓦罗织着大街小胡同 。懒洋洋的暧阳渲染着屋檐,把所及之地都染成淡淡的.橙红色 。走在大街小巷上,迎面走来的,已然不是穿着短袖长裤,“抬头近视眼,低头刷手机”的“东亚病夫”了,我看到了一个自着罗织白衫,衣宽袖整,腰间一个酒葫芦的书生,牵着一匹骡马,豪放地笑着向巷子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