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容易掌握,重点是要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我们知道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只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和方式 。虽然口算的结果是外显的,但口算的思维过程即是内隐的 。也正因为口算过程的内隐性,所以也就有了口算方法的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里也提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
一、“23+31”教学片断(1)
师:你是怎样计算23+31的?
生1: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 。所以23+31=54 。
生2:先算23+30=53,再算53+1=54,所以23+31=54 。
生3(按捺不住):老师,还可以这样算,先算20+31=51,再算51+3=54,所以23+31=54 。
生4:我先算30+30=60,再算60—7=53,最后算53+1=54,所以23+31=54 。
分析: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基于原来的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技能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问题提出来的,主要着眼于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引导学生:“你是怎样算的?”从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自主交流,为自己选择合适的算法,这也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但并不是像解决问题一样“一题多解”,算法越多越好,这也是很多人对算法多样化产生的一个误区,就像上面所曾显得学生算法,虽然提出的方法很多,但是不难看出,有些算法过于繁琐,或是思维层次由高到低,其实这与算法多样性目的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后,我又加强了学生对算法优化的学习 。
二、“23+31”教学片断(2)
师:刚才这几种算法中,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1:我喜欢用第一种方法 。
生2:我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
生3:我喜欢用第三种方法 。
生4:我喜欢用第四种方法 。
师小结: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第三种方法在算理上和第二种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然后用这些方法来做下面各题 。
分析:在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 。算法有多种多样,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合适自己的算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之前所说的方法较多,可以看出,方法2和方法3是同一类,方法4在计算思路比较麻烦,因此我适时引导学生选择运用普遍口算方法,其实也是帮助学生优化算法,正是教师的有效引领,让学生经历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学生择善而从之,这是“优化”带来的反应,是学生“选择”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