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怎么写?(12)


思父母 , 思姐妹 , 思家乡 , 甚至思念她的织机……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从“寒光照铁衣”一句可以看出 , 木兰正穿着铠甲 , 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 , 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 , 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 。根据①这么多年 , 女扮男装本被发现 。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五)布置作业
1.想像一下 , 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
2.为什么把战争过程写得如此简略?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
一、(l一3)替父从军 详
二、(4)十年征战 略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 。
2.学习根据想像扩写文章 。
(二)整体感知
读文章的第四、五、六段 , 看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为何略写征战中木兰的英勇?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 , 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 , 而描绘英雄之气少 。但从实际效果看 , 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 , 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 , 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 , 真实动人 。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 , 一句“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 。这样 , 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 , 更是相得益彰 。
2.分析第三部分 。
(1)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 , 因战功赫赫 , 于是“可汗问所欲” 。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 , 愿驰千里足 , 送儿还故乡 。”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 , 愿回家与父母团聚 。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 , 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 , “男主乎外 , 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 。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 。然而 , 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 , 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 。木兰的还乡 , 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 , 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 , 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 , 如黄梅戏《女驸马》等 。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