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伦理学读后感100字( 五 )


这时,司机看到不远处的铁轨有一条岔道,如果改变列车的行驶轨迹,就能救下五个人的性命 。
然而,那条岔道上正好有一个人在干活 。
假如你是司机,你会作何选择,是继续行驶,撞向五个人,还是选择改变方向,撞死一个人?
1967年,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他的论文——《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提出了著名的“电车难题” 。
福特指出,其实多数人都会选择“改变列车的行驶方向”,牺牲一个人的性命,救下五个人的性命,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这在多数人看来,似乎更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 。
那如果改变列车行驶方向的唯一遥控器,掌握在你——一个站在铁轨旁边的路人甲手中,你又会作何选择呢?
相同的情境,不同的身份,左右着人的行为抉择 。这个选择所依据的判断标准、行为规范,就是我们常说的“伦理” 。
日本立正大学哲学硕士、立正大学特聘讲师田上孝一,在《这就是伦理学》一书中,剖析了伦理及伦理学的概念和定义,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现实案例,诠释伦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让读者认识伦理、学会用伦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用田上孝一的话来说,人要有十足的善念和“适当的自私” 。只有懂得尺度,才能理清利害,从根本上提升生命质量,不再惧怕孤独、无畏纷扰,获得真正的幸福 。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这与战国时期孟子的“性善论”不谋而合 。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但是人之所以会做不好的事情,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不知道自己正在做、已经做的事情是坏事,这是出于“无知的恶” 。
所以,从苏格拉底的观点来看,如果人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坏事,那么必然会为此而悔恨、并痛定思痛不再做错事 。
为什么事情有对错之分?为什么人会有善恶之别?为什么有的行为会被唾弃,有的行为却能够得到褒扬?
衡量对错、分清是非、看清事物的标尺,就是伦理 。
伦理这把标尺,是通过教育、社会背景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塑造而成的 。
伦理本身是抽象的,它与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和事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因为,伦理学研究的,就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物和人类行为背后的逻辑、价值观和判断准则 。
所以,准确地讲,伦理学也是属于哲学的范畴 。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里一切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共同的、本质的、普遍的规律,比如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基本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人的本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