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怎么写?

设计理念:
在教学时,以情为重点,以读为主线,潜心涵泳,在揣摩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失父之痛,感悟和平的可贵,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同时在教学时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当前世界的局势,通过录象画面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让学生在深层感悟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来表达自己爱好和平的美好的愿望 。达到语言和情感共生,真情与智慧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
教学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
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
课时安排:两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
师:(播放课件: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回答:我感到他们非常幸福!生活非常快乐……
师: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情景 。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样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生提问:一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怎么写?】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读,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学习情况
(一)、抽读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 。并根据学情适时解答以上几个问题 。
(三)、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默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