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何写?( 六 )


(2)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
(3)零落:飘零沦落 。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
(4)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
(5)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
(6)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
(7)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8)夫婿:丈夫 。
(9)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
(10)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
(11)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
(12)旧人:佳人自称 。
(13)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
(14)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 。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
(15)采柏:采摘柏树叶 。动:往往 。
(16)修竹:高高的竹子 。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
赏析/鉴赏
题解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 。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 。诗中写一个乱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 。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 。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
杜甫身逢安史之乱,身陷贼手而不忘君国;对大唐朝廷,竭尽忠诚,竟落得降职弃官,漂泊流离 。但他在关山难越、生计困窘的情况下,也始终不忘国忧 。这样的不平遭际,这样的精神气节,可嘉可叹,与这首诗的女主人公很有些相像 。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杜甫的《佳人》应该看作是一篇客观反映与主观寄托相结合的诗作 。
赏析
这首诗作于759年(乾元二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 。在此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 。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 。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 。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 。因此,这首诗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 。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 。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 。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 。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 。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 。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 。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 。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