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突围》读后感600字如何写?( 三 )


而在《苏东坡传》里 , 林语堂先生也提到 , 东坡于黄州练习瑜伽 , 修行佛道 , 修身养性 , 追求精神的解脱 , 语堂先生也写道:“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 , 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 , 他转向了宗教 。”
但这并不足以证明 , 苏轼在黄州的境遇让他变得心无旁骛 , 修身养性 , 反之 , 甚至可以说是通过修佛、瑜伽来追求内心的解脱 。
余秋雨先生则认为 , 苏轼在历经了黄州的艰苦生活后 , 突破了自我 , 完成了文学史上的大突围 。
在我看来 , 这种观点也不尽然 , 既然苏东坡“真正地成熟了” , 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 , 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 , 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 , 成熟于穷乡僻壤 , 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但看看黄州生涯结束后的苏轼 , 浪迹琼崖 , 晚年平复 , 还是经历着大喜大悲的生活 。
在海南 , 他也有郁郁不乐转而苦中作乐 , 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长做岭南人” , 又在琼崖完成了新的突围 。所以 , 我认为 , 苏轼在黄州的所作所为 , 是习惯后的平静 , 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 是于平静中发现美 。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完全成熟 , 二者有重合与相似之处 , 却又不尽相同 。到了海南 , 东坡依旧经历了一遍新的洗礼 。
所以 , 苏轼突围了黄州的平淡与艰辛 , 却没有于黄州突破了真正的自我 。自始至终 , 也许苏轼就不是安于田居之人 , 以他的气魄 , 胸怀天下才是他一生之所牵挂 。所谓的闲适 , 所谓的突破 , 都不过是一颗赤忱之心向生活的无奈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