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不一样的我》优质课教案怎么写?( 六 )


中班社会活动《不一样的我》优质课教案怎么写?


教材简析: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于自己的外貌、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让幼儿借此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不一样的我》这一主题活动 。
目标预设:
1、幼儿能够思考并记录个人在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
2、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与他人互动,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自己与他人在外貌、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对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自豪,乐意观察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人和事 。
活动重点: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 。
活动难点:通过与客人老师和小朋友的比较,发现每个人在爱好、特长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
活动准备:
提前请家长为幼儿画画像,教师从中挑选3幅最能反映出幼儿典型特征的画像;记录纸、笔(幼儿人手一份)、小黑板1块,背景音乐(班得瑞的《钻石》与《雪的梦幻》)
设计思路:为了能让幼儿正确区分每个人,我让幼儿从脸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特征进行比较,再从个人爱好、喜好方面进行比较的方式,更加深了幼儿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感到自豪感 。
活动过程:
1、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人在外貌方面的不同老师:今天,鞠老师这里有几幅爸爸妈妈给小朋友画的画像,请你们猜猜每幅画上画得都是谁?
教师出示第一幅画像(李雨桐的画像),孩子们纷纷举手 。
幼儿:我觉得是李雨桐老师:为什么你说是李雨桐?
幼儿:因为我觉得长得很像 。
老师(继续追问):你觉得哪儿跟李雨桐像?
幼儿:脸很像 。
老师:你是说画上的脸型跟李雨桐的脸型很像 。那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发现吗?
幼儿:我觉得是李雨桐,因为她跟李雨桐哪儿都特别像 。眉毛都是黑黑的,眼睛都有点长,头发都梳着两个小辫子 。
老师:很好,你观察得特别仔细,认真比较了眉毛、眼睛和头发 。
教师请李雨桐站到画像旁边,请幼儿有顺序地比较两者在发型、脸型、五官等方面是不是一样,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一样 。
(此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学会通过逐步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寻找画像的原型)同样的方法出示第二、三幅画像(李其明和朱一涵的画像),孩子们运用之前的方法,很快猜对了画像中的原型,除了发型、脸型和五官等方面的特征外,孩子们还敏锐地观察到了李其明的衣服领子跟画像中的衣服领子是一样的,朱一涵和画像中一样都有一颗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