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2033》读后感1000字( 二 )


《地铁2033》读后感(三):《地铁2033—35》:20年后那些丑陋而可怕的怪物就要跃出屏幕?
年初的时候,由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创作的《地铁小说三部曲》(《地铁2033,2034,2035》,还在出版流程中 。好友问,有没有时间帮我们看看这套书呢?我想了一想 。
假如读一本当地作家的作品也能算是去该国看了一眼,俄罗斯绝对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国家 。2015年,真的去了一趟俄罗斯,回来后啰里啰嗦写了20多篇文章,还汇编成了一本书,《当旅行遇见文化》(该书今年重版出来,变成了全彩,估计快要上市了吧) 。而我之所以有那样的胆量,全赖大学期间读了一大堆俄罗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作家的作品 。
想了一想的结果是,我答应了——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阅读俄罗斯文学作品了,尤其是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 。上海九久读书人曾经出版过一套“中经典”丛书,其中就有几册俄罗斯当代作家的作品 。我从中挑了两本读了读,似乎没有感受到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一脉相承的气势和气度,便搁下了 。
书稿是放在一个小纸板箱快递过来的——这两年,以“既读了书又赚了钱”为由头,帮朋友们读了不少书稿,像《地铁小说三部曲》这么豪气地用一个纸板箱运过来,还是头一回 。打开一看,哇塞,三部曲超出了1000页,就用页码除了除朋友给的天数,看了起来 。
《地铁小说三部曲》正式出版以后,我好奇地去网上看大家对翻译的评价——其实很多余,只要是译作,哪有不被读者吐槽的?只是,我一个字一个字丝毫不敢懈怠读完的《地铁三部曲》,被人指摘了,心里到底有些不痛快 。而在读稿的过程中腹诽过译者的那些话,全都烟消云散了 。
所以,说第一部《地铁2033》因为改编自游戏而显得冗长而啰嗦,是不确的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井喷式地爆发后,作为重要的文学样式小说更是蓬勃生长 。在俄罗斯,把小说写成长篇巨制,非常稀松平常,如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分了上下两卷,《战争与和平》更使巨型到了四卷本 。另一位文学巨擘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小说就体量而言可能没有一部超得过《战争与和平》,但他的小说密度过于紧致,读一本他的《罪与罚》或者《卡拉马佐夫兄弟》,需要的时间恐怕要长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
看来,俄罗斯文学的传统没有因为过去100多年的世事更迭而丧失在时间的洪流中,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在创作后来被读者界定为“废土文学”的《地铁2033》时,想要把科幻小说写得有深度有厚度 。
然而,那些关于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议论以及在《地铁2034》、《地铁2035》中被作者着力描述的父女情、夫妻情、人与人之间疯狂的绞杀等等情节,都没有让我过目不忘——仅就宗教问题的议论,在俄罗斯谁能超越列夫·托尔斯泰?读一读《复活》中聂赫留朵夫面对已“堕落“成妓女的玛斯洛娃时那一大段一大段内心独白吧,年轻时跳跃着翻过去了,现在再读,真是非常感慨——平心而论,将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论说不能吸引我归因于他功力不够,是不确切的 。实在是他虚构的地铁里的未来世界,过于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