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端午节习俗作文怎么写?( 二 )


端午节时 , 在南方讲究举行"龙舟竞渡" , 在北京明清两代则讲究"熙游避灾" 。初五日上午 , 群入天坛"避毒" , 天坛是祈年圣地、各胜 , 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 , 又可游乐;过午 , 有的到鱼池或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等处"饮醵熙游" 。
端午应节食品是粽子 , 一般是小枣粽子 , 蘸白糖吃 。时令鲜品是樱桃、桑椹 。糕点铺卖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 , 叫"五毒饼" 。人们以这些时鲜和应节糕点用来上供或互相送礼 。
北京人俗谓"善正月 , 恶五月" 。因五月气候温热 , 易生病毒瘟疫 , 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邪祟" 。清人柴桑《燕京记》云:"(端午)前数日 , 肆间用黄纸盖朱印 , 或绘天师、钟馗像 , 或五毒之形 , 人购而粘门上 , 以逐祟恶 。"从五月初一起 , 各家还将菖蒲、艾草插在门的两旁 , 一曰"蒲剑" , 一曰"艾虎" , 也为辟邪驱瘟 。为辟邪 , 京城端午时 , 人们还纷纷买蒲鞋穿上过节 。
端午节还有"扔灾"一说 。节前 , 手巧的妇女以五彩绫罗制成小虎、葫芦、樱桃、桑椹、瓜豆、葱、蒜形状 , 用彩线串起来 , 五月初一那天系于小儿的钗头或背上、胸前;小姑娘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粽子" , 缠上五彩丝线 , 戴在身上 , 通称"葫芦"、"续命缕" 。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摘下来 , 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揭下来 , 一起仍到门外 , 叫"扔灾" 。
节日期间 , 人们还要饮黄酒 , 在小孩头上用雄黄画一"王"字 , 有的还用雄黄涂小孩的耳鼻孔 , 说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虫钻到耳鼻孔中 。

中学生端午节习俗作文怎么写?


细心的同学一定不难发现 , 在市场上会经常见到一种发着阵阵清香的绿色长叶子 , 与这相配的还有雪白雪白的糯米跟红红的大枣 , 聪明的同学们一定会猜到 , 这是为了包粽子呀 , 因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 。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 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 , 每到这一天 , 家家户户都悬挂艾叶菖蒲 , 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等 , 其中为佩香囊跟包粽子最为盛行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 , 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却无法挽救 , 他日夜忧愁 , 最终投汩罗江而亡 。楚国民众知道后十分忧伤 , 驾船奋力营救 , 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 , 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 , 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 , 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 , 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 , 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 外缠彩丝 , 发展成棕子 。年年岁岁 , 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