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的力量(此文无价!)

《道德经》中有:“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这句话强调了做人行事要冷静 。
做事急功近利,遇事慌乱无章,那么又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世间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呢?
因此,如果想要迎刃而解地处理好事务,得心应手地打理好生活,一颗冷静的心,必不可少 。
心静的力量(此文无价!)
文章图片

01
冷静,是一种能力
《菜根谭》有云:“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
做事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人,哪件事都想有所收获,可是最终往往一无所获 。
而做事心平气和、脚踏实地实地的人,因为心静沉稳,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打牢根基,更多的精力关注细节,因此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
有这样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
年迈的樵夫临终前将两个儿子叫到床边,分别递给他们一把又锈又钝的斧头,告诉他们:谁一天之内砍柴最多,谁继承家产 。
大儿子做事急于求成,一上山便卖力地开始砍柴 。但由于斧头不锋利,砍起柴来非常费劲 。渐渐的体力不支,速度越来越慢 。
小儿子却恰恰相反 。他花了半个上午的时间先把斧头磨锋利了再上山打柴,半天的时间就已经追赶上兄长 。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性格急躁的人遇事求速,急于求成,殊不知欲速则不达 。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往往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 。
就如同庖丁解牛,须得先厘清牛的身体构造,筋肉脉络方才下刀 。
生活与做事情一样,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必须经历千锤百炼,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
遇事保持冷静的能力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脉络条理,以胸有成竹的心境,游刃有余地解决难题 。
不急躁,方能不迷乱:不莽撞,方能有建树 。
心静的力量(此文无价!)
文章图片

02
冷静,是一种气度
苏洵《权书·心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
沉稳,是一种品质;大气,是一种风度 。
从一个人遇到突发状况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否具备对人生的掌控能力 。
人这一生,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视险若夷的气度,是应对人生风浪最坚固的桅杆 。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住任职时,经常和王羲之、孙兴公等友人一起乘船出海游玩 。
有一次游玩过程中,海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 。王、孙等人皆大惊失色,惊恐万状,纷纷吵嚷着要驾船回到岸边 。只有谢安一人不动声色,神态自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