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套娃》经典读后感有感

《俄罗斯套娃》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章图片

《俄罗斯套娃》是一本由三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一):后记:谢谢你们来看这场表演
写这个标题时,我设想了一位小丑 。四十年来,他每天都戴一副红白假面表演 。他害怕失误,害怕被窥探,害怕某个邻居突然认出他说“啊,竟然是你呀”——幸好这些终究都未发生 。在他从业的每一天,当演出结束时,他都认真鞠躬,心中默念:谢谢你们来看这场表演 。他真挚地感谢观众,而这真挚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自己的宽慰 。他试图靠感谢来抵消观众的好意,一种关系始终维持着平衡,也就是说,他们互不亏欠 。到他退休这一天,自然,他完全厌倦了这种感谢仪式 。他的做法是,大声将这句话喊出来,歇斯底里地,为了破坏他辛勤维护过的一切以及因此承受的孤独 。
“谢谢你们来看这场表演——”
我没想为这位小丑套上任何象征服饰 。他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这都与我无关 。但他的台词,是我此刻想对读到这里的人说的 。同样,带着对精美、意义、安全、逃避、快乐(维度真是五花八门)的厌倦 。
这些小说多写于2015至2017年间,最早一篇《悲伤岛屿》写于2014年,其中便开始有一种笨拙、恐惧重重地向某种东西靠近的姿态 。
小说集最初想叫《黑洞与十二故事》 。“十二故事”发生在相应的十二个月,互无关联;如今把七月放在第一篇,原因也相当任性,因为七月怀藏着我的生日 。“黑洞”则也是字面意思 。爱丽丝.门罗在《亚孟森》里写一个男人反悔婚约后,开车将女孩送往回多伦多的火车站,女孩的感受是“每一次拐弯都像从我剩下的人生中剪去一块” 。女孩想必还年轻,久而久之,人们便会对心中的黑洞无动于衷——当然,那也是一种安全法则 。
在2013年出版《离魂记》时,我仿佛表现得像一个并不坚定的写作者 。我自诩懒散(那也是真的),是唯恐对写作抱有期待会拔苗助长,“期待”是毁灭平等的利器 。而一旦与写作的关系不再平等,那就会失去“真实” 。没错,在此我想讲讲自己写作的原因:我希望通过它抵达“真实” 。所谓真实究竟是何物,我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它需要被凝视才能慢慢呈现出一种轮廓 。并且因为我们的无能,它将永远在相对概念的范畴内 。假如有一天你以为自己确切捕捉到它,那么恭喜你又为盲人摸象提供了一个例证 。非要归纳一个通用的法则,那暂时可以说的是:沉下去,继续观看,不要轻易下结论 。很多年来,为了不影响被观测的事物,我尽可能以温和、弱势、隐形的形态来观察它们,我甚至通过控制意识消除了自己的表达欲,在此也感谢写作稍微容纳了一些反噬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