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读后感怎么写?( 四 )


这篇习作有观点,但是观点有些杂乱,作为一篇读后感,缺少一点章法 。读后感作为一种文体考察,一般需要抓住一点,集中表达,由一点进行联想和推理,联系生活或知识点来写 。当然如果是自己写的随想,写着玩玩,不用被考察的,就无所谓了 。
习作观点本身值得推敲,至少从小作者的言语中,我看到了一对矛盾:到底是孔融主动谦让,还是身边的人逼着他谦让?这显然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这大约也是此文观点杂乱的原因 。
同时提个醒儿:写读后感,建议不要选择这种文章 。这类文章,通常是借已有典故进行再创造,多为借古讽今,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不知小作者看的这一篇是不是),这种批判形式需要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体会和认识基础上,才能够领会其深意,所以并不适宜小学生阅读 。不过,如果是童话题材,借典故创造了新的童话故事,到另当别论了 。

《孔融让梨》读后感怎么写?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在许多古人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在孔融孔文举身上就体现出来了 。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 。父亲让孔融分梨,结果孔融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梨 。父亲问他:“为什么你自己拿最小的梨呢?”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 。弟弟最小,我应该让他 。”
后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大家都说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家长们也经商用这个故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谦让 。
我们平时做到谦让了吗?如果爸爸妈妈让我们分梨的话,我们会给自己留个最小的吗?估计大多数孩子不会吧?我们看了这个故事后,会怎么做呢?
我曾经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副情景,一个老奶奶慢慢的走上了车,爱心座位被几个年轻小伙子占了,看见老奶奶上车,有的拿出手机玩,有的装作睡觉,没有人给老奶奶让座 。真是太自私了,太不懂谦让了 。
想一想平时,我们有的人上公交车争先恐后去抢座位,有的人在学校发什么东西的时候,也是抢在前面,生怕自己拿不到,有的人看到排队很长,就会挤到前面去插队 。这些行为都是不谦让的行为 。所以,让我们学会做一个谦让的人吧 。
有人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我觉得谦让也会让人感觉快乐!让我们一起尽情享受快乐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怎么写?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兴致勃勃地读了《孔融让梨》一章节,让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孔融在六岁那年,他的妈妈买回来了一些大大的、甜津津的、水淋淋的黄梨,洗得一干二净后,让孔融来分发给他的五个哥哥和他的姐妹们,而却留下了一个最小的黄梨给自己,妈妈十分不明白:"孔融,你为什么留下一个最小的黄梨给自己,小的不好吃,大的好吃极了 。"孔融笑了一笑说:"老师说过,要尊老爱幼,所以大的你们吃吧!"妈妈听后,连忙点了点头,说:"你是一个礼让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