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的实习报告如何写?( 四 )


挣钱难,就算你认真的工作,合理的得到你的劳动所得都很难 。老板总会想方设法的尽量少开给你工资,上班迟到扣钱,上班吃东西扣钱等等,这就是小老板的一个发财之道吧 。这使我想起了《雷雨》里面的情节,周老爷为了不发给工人工资,竟然制造工难使工人丧生 。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始终没有断过 。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 。我总觉得自己不是活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在一个人剥削人的旧社会,我是处于底层的劳动人民,我也处于资本家的剥削之下 。老板尽可能的延长员工的劳动时间,还会给一个经理一份工资的情况下,安排不止一份工作,最大限度的榨取他们的价值 。难以想象如果始终这样过下去,我会怎么样去承受;难以想象那些同事是如何熬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不敢想,也不再想 。毕竟,我不会是这个岗位的人,我还有时间,有机会去奋斗,去争取自己的新生活 。
工作中遭人家白眼,甚至受训,也是有的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利益的关系呢?为什么这种关系就那么明显呢?有的时候,当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冲动真想不干了,或是找几个朋友收拾“仇人”一下 。可转过来想想,我能干上几天,能忍就忍吧 。就当成提前去适应这个社会一次机会,用一点孔乙己精神胜利法,全当成儿子训老子就算了 。但还是希望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不会这个样子,人们之间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很平静的解决的 。
每天只是单调的上下班,没有很多的节假日,这使本来就很厌倦的工作变得更加无聊,也许工作就会是这个样子 。现在学习期间每周休息,以后工作就不一定会是这个样子 。在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只会抱怨一天八节课很烦,可这又算什么呢?最多只是一天吗?有的是时间去调整,去适应 。
很不适应工作中称呼的改变,从“同学”,“海超”,变成了“师傅”,“小庄”,不久以后就会是“老庄” 。这样一变,使我从一个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 。很是纳闷,为什么有名字非要直呼其姓呢?同姓的人很多,同名的人却很少 。直呼其名不是很亲切,又不易混淆 。难道人们只是因为称其姓方便才会这样做吗?只要稍微用一点心把对方的名字记住,称其名,一定会使对方感觉到很温暖 。反正,别人叫我的名字,而不是姓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亲切,很温暖 。我也尽量成别人的名字,拉近和他人的距离,这也是一种交往之道吧 。
其实,工作中也会有欢乐 。因为不是在家里,要学会满足 。领导的一个微笑,同事的些许关心,都会使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要注意关心别人,给与别人温暖 。给与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 。不管是苦,还是累,暑假都已经过去了 。重要的是,在暑假的实践中,我学到了以前不懂,而且在学校里不会学到得知识,并且增强了自己的能力 。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