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像寺导游词如何写?( 二 )


干像寺後山崖上 , 有一巨大的圆石 , 屹然独立於另一岩石之上 。人们用手推撼 , 石体微微晃动 , 名“摇动石” , 为盘山八大怪石之一 。明刘侗的《帝京景物略》、袁宏道的《游盘山》中均有记载 。《游盘山》中写道:“摇动石者 , 两石相载 , 大於车轮 。试单臂徐引 , 则左右动摇 , 若多人共牵则不复得试 。”清诗人王瑛的《摇动石》写道:“顽石若有灵 , 所处亦良险;不必待生公 , 逢人头便点 。”摇动石上 , 南有线刻佛像 , 东有“摇动石”等刻字 。
摇动石旁有洞窟一处 , 名“契真洞” , 洞口镌有篆书“无量寿佛”四个字 。洞内有一尊浮雕坐佛 , 高约二米 , 为天津市内仅有的石窟佛像 。

千像寺导游词如何写?


千像寺院中的《盘山千像佑唐寺创建讲堂碑》 , 系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五年(987年)所立 。高三米 , 宽一米 。碑额四角雕饰蟠螭 , 线条流畅 , 形象生动 。碑正面铭文一千六百馀字 , 系蓟州军事判官李仲宣撰 , 燕台愍忠寺僧德麟书 。书法刚劲俊秀 , 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 被誉为“京东第一碑” 。
碑文中记述了辽代蓟州和盘山的开发情兄 , 及该寺的创建经过 。碑中称蓟门“地方千里 , 藉冠百城 , 红稻青粳 , 实渔盐之沃壤 , 襟河控狱 , 当旆戟之奥区 。”为研究盘山地区的历史、地理、物产等 , 提供了史料 。又记载了千像寺得名的来由:“自昔相传有尊者挈杖远至 , 求植足之所 。僧室东北隅 , 岩下有澄泉 , 恍惚之间见千僧洗钵 , 瞬间而泯 , 因此构精舍宴坐矣 。厥後 , 於溪谷涧石之面 , 刻千佛之像 , 而以显其殊胜也 。”碑的侧面为辽重熙十五年(1046年)补刻的一段文字 , 是千像、妙香两寺因土地问题发生争讼後 , 共同立下的疆界记录 。
此碑西面 , 有《盘山古刹佑唐寺重铭碑》与之并立 , 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孟夏 , 松溟德庵撰书 。在藏经殿前 , 尚存倾圮的《重修千像寺藏经殿碑》 。
千像寺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 , 去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专家曾对此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 , 经过2个多月的考古清理和考古发掘工作 , 弄清了千像寺正殿和前殿及东、西配殿的始建与过程和相对年代 , 掌握了千像寺在明、清时期的平面布局和特点 , 出土了陶、铁、铜等不同质料的文物近百件 , 为恢复和研究千像寺的历史获得了一批珍贵的真实可靠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