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发言稿怎么写?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马上就要到春分过后的第十五日,那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在这段日子里,万物生长,都是一副清洁明净的模样 。它给人的印象却总是雨纷纷的,就像我们身边下着的小雨,这就是一年中最标致的清明轮廓 。
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时,曾累倒不起,群臣竟找不到一点东西吃 。而介子推默默割下自己的大腿肉助重耳恢复了精神 。多年后重耳当了国君,要赏赐当年的功臣,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 。而这时的介子推同母亲隐匿在山林里,难以寻觅 。在他人的建议下重耳烧起了山林,以为他会自己出来,不料想最后在柳树下发现了死去的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以及介子推留下的劝君清明的谏言 。次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介子推,那棵柳树又生长起来,重耳叫它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日及感恩之情流传至今 。
清明节蕴含着感恩、和谐、积极、新生的内容,清明节不是一个哀伤的节日,而是庄重、感恩、怀古的节日 。而我们后人好像淡忘了清明节感恩的本源,仅以祭奠来表达怀念,而在当下的生活中又不加警醒 。能看到有人哭喊着无法成为亲人弥留之际所看见的最后一张脸,终于知道了子女想要赡养而父母已等不到那一天 。
作为中学生,如何践行感恩的主题,具体内容不必多言,需要指明的是当前存在的普遍心态 。我们往往觉得来日方长,陶醉自我 。以为只要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回报打下基础,就是最正确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辛酸的故事,孩子在和母亲顶嘴时说,你开心就好,结果母亲停住了,还以为孩子终于长大了,终于懂得体贴自己的父母 。
清明节实为感恩节,对于逝者的想念最终还要回归到对生者的尊重,哀悼最终需要过渡到关怀 。让我们懂得感恩,用今后的时光感激当下陪伴你我的人 。
谢谢!

清明节的发言稿怎么写?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 。
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先生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 。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先生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先生吃 。
重耳先生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 。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 。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先生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 。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先生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