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四 )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 。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 。林木茂密,花草遍地 。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 。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 。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 。1958年,滁县人民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 。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这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 。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 。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 。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 。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 。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 。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 。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 。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 。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 。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观大方,气势雄伟 。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 。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 。高度24米 。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 。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 。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 。这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 。大概是因为众山列队,一收眼底,这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所以此阁才命名为会峰阁吧!由于会峰阁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们都爱来此了望祖国的壮丽山河 。站在会峰阁向南面的山外平原去,地面寥廊,烟雾苍茫,村庄星罗棋布,河塘闪亮如镜,在晴朗无云天气还可以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长江如带,浩渺东去 。
黄山的导游词3据《周书异记·神仙传》云,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子,吐纳而谷神不死 。获灵丹而浮丘翁,遂思超溟渤,游蓬莱 。乃告浮丘翁曰:“愿抠衣躬侍修炼 。”浮丘翁曰:“择贤而师,学必精奥;栖隐胜地,业则易成 。炼金为丹,必假于山水,山秀水正,其药乃灵 。东南黟山,据得其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 。地无荤辛,境绝腥腐,古本灵药,三冬不凋,名花异果,四季皆有 。山高木茂,可为炭以成药,迸泉直泻,状如飞布 。下有灵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若能斋心洁己,沐浴其中,饮之灌肠,万病皆愈矣 。”黄帝遂命驾,与容成子、浮丘翁同游此山 。